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并呈徐容斋阎靖轩卢道集》 全文: 君不见古来五关虎豹守,入仕艰难无不有。 兴能一札秋槐黄,芒鞋布裙天下走。 攀援龙鳞万万手,咳唾骊珠万万口。 蓬莱无路弱水隔,七上十上空白首。 邂逅登名岂不偶,选坑沉沦十八*九。 光范三书徒尔忙,子公一纸焉所取。 书生身体纵著翅,飞声未办廷臣右。 还知气至天地春,花者必花柳必柳。 中庸末章八引诗,三诗首言士所为。 衣锦尚絅潜虽伏,屋漏不高天听卑。 至隐至微至显见,鬼神森列何中欺。 斗间有气射古剑,石上无根生瑞芝。 快雨乍晴虹霓起,蛰虫欲振雷霆驰。 静中根本动中发,暗处精神明处知。 禊帖昔秘永禅师,不过纸上王羲之。 御史萧翼百计取,公等乃有胸中奇。 胸中奇者五色笔,可以补天可活国。 宗彝作绘袞作火,可但能书梵王译。 此之所宝玉非石,求而不藏卞和泣。 良贾韫匵什其袭,藏而不求价倍百。 公等翰墨今第一,谁云识字不得力。 借径文艺以致身,勋名政要无心得。 九万里迅扶摇风,今日朝廷贞观同。 联翩房杜肩王魏,试人常何草封事。
名句书法欣赏 静中根本动中发,暗处精神明处知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根本(1) 完全 我根本就不赞成你的主张 (2) 简直;从来 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 这种事我根本没干过 (3) 彻底 必须根本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暗处(1) 黑暗或隐蔽的地方 (2) 昏暗的角落 (3) 不公开的场合 精神(1) 指意识、思维、神志等 精神为之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(2) 又 俱用精神。 精神复旧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3)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;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(4) 活力;精力 精神饱满 (5) 活跃;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(6) 意志 不挠之精神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牺牲精神。 明处(1) 明亮的地方 (2) 当众;公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