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计虑勿尚巧,合义乃可处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覯的《名男曰参鲁以时喻之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计虑计议谋虑。《韩非子·主道》:“不自操事,而知拙与巧;不自计虑,而知福与咎。” 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利害》:“其功足以讚明计虑,其敝也知进而不知退,或离正以自全。” 宋 吕陶 《象棋》诗之一:“咫尺楸枰计虑深,偶缘嬉戏便交侵。” 胡适 《读<吕氏春秋>》二:“计虑固须专家,施行也须要贤者。” 合义(1).谓以德义相亲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异德合姓,同德合义。” 韦昭 注:“合义,以德义相亲。” (2).归向正义。《荀子·强国》:“君臣上下,贵贱长少,至于庶人,莫不为义,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。” 杨倞 注:“天下皆来归义也。” (3).合于正义。《书·皋陶谟》“彊而义” 孔 传:“无所屈挠,动必合义。” (4).符合经义。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又律有三家,其説各异。宜令三公、廷尉平定律令,应经合义者,可使大辟二百,而耐罪、赎罪二千八百,并为三千。” 乃可(1).竟可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人之巧,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!” (2).才可。《百喻经·倒灌喻》:“昔有一人患下部病,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。” (3).岂可,那可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 张季鹰 纵任不拘,时人号为 江东 步兵。或谓之曰:‘卿乃可纵适一时,独不为身后名邪?’”《南齐书·张敬儿传》:“足下乃可不通大理,要听君子之言,岂可罔灭天理,一何若兹?” (4).宁可;宁使。《敦煌变文集·丑女缘起》:“将来今日目前,见这箇弱事,乃可不要富贵,亦不藉你官职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