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王处一的《满庭芳 抄化孤魂经纸》 全文:杳杳穷魂,冥冥长夜,沉沉莫辨年龄。
 全无知识,何处问亲情。
 一自飘零浩散,空愁苦、宁得超升。
 同垂救,巡门拜覆,乞纸复抄经。
 明公宜省察,慈悲愿广,福利咸增。
 感三天诸圣。
 悉副微诚。
 火翳翻为莲沼,恩光射、枯骨回灵。
 皆遭遇,永除愆过,悉悟圆明。
 
 参考注释遭遇(1) 碰上,遇到 遭遇明主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(2) 经受的事情;生活经历 亲身遭遇 愆过罪恶,罪过。《后汉书·乐成靖王党传》:“ 萇 到国数月,骄淫不法,愆过累积。” 唐  段成式 《剑侠传·虬须叟》:“ 吕用之 屠割生民……实愆过已盈,神人共怒。” 清  陈确 《柬同志》:“而愆过日积,又岂止一言、一行而已哉。” 圆明(1).指圆镜明亮光洁。 唐  白居易 《以镜赠别》诗:“月破天闇时,圆明独不歇。” (2).佛教语。谓彻底领悟。 唐 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劫比罗伐窣堵国》:“今产太子,当证三菩提,圆明一切智。” 宋  沉辽 《代人上杭守赵资政生辰》诗:“至诚无隐蔽,妙识造圆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