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蒋堂的《寄题望湖楼》 全文:城上危楼势孤峙,楼头尽见湖中水。
 水色澄明游者多,古来雅以鉴为比。
 家家画舫日斜归,处处菱歌烟际起。
 清涟蒙润一都会,碧底涵空三百里。
 溥哉利及镇东人,而我常嗟马臻死。
 今滋史君多感慨,所以望湖心不已。
 频登雉堞追古往,盛集宾朋为宴喜。
 楼南极目芙蓉花,万叠红英照千骑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清涟蒙润一都会,碧底涵空三百里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清涟(1) 水清而有微波貌 (2) 指清水 濯清涟而不妖。——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 都会 都市 涵空指水映天空。 唐  温庭筠 《春江花月夜》诗:“千里涵空照水魂,万枝破鼻团香雪。” 清  林则徐 《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》诗:“涵空一白十万顷,浄洗素练悬沧洲。” 三百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’” 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”后以“三百”指代《诗经》。 南朝  梁 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三百之蔽,义归无邪。” 清  姚鼐 《<敦拙堂诗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义者,莫如 杜子美 。”参见“ 三百篇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