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自古伊优多得志,如君疏直竟谁惟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林季仲的《林楙南挽词》 全文: 参考注释自古(1).从古以来。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:“我取其陈,食我农人,自古有年。”《论语·颜渊》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 三国 魏 曹丕 《典论·论文》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定风波》词:“任是好花须落去,自古。” (2).泛指从前。 清 刘大櫆 《送张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闽 粤 不齿於上国。” 伊优(1).“伊优亚”的省语。后用以讥讽逢迎谄媚的人,谓其说话无定见,迎合人意而言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·赵壹》:“伊优北堂上,抗脏倚门边。” 李贤 注:“伊优,屈曲佞媚之貌……佞媚者见亲,故昇堂。” 清 唐孙华 《王鹤尹挽诗》之二:“堂前不坐伊优客,户外频来问字人。”参见“ 伊优亚 ”。 (2).象声词。 宋 姜夔 《越九歌·蔡孝子》:“雨鸣荷兮风入苇,若伊优兮泣未已。” 清 姚鼐 《王少林读书图》诗:“破窗鐙暗风颼颼,拥褐无伴声伊优。” 得志(1) 实现志愿 少年得志 (2) 某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说书虽小技,然必句(gōu)性情,习方俗,如优孟摇头而歌,而后可以得志。—— 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 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如君妾的别称 疏直亦作“疎直”。亦作“踈直”。正直,坦率;粗疏率直。《孔丛子·陈士义》:“夫 东閭子 外质顽拙,有似疏直,然内怀容媚諂鬽,非大丈夫之节也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虞翻传》:“ 翻 性疏直,数有酒失。”《新唐书·刘蕡传赞》:“ 蕡 与诸儒偕进,独讥切宦官,然亦太疏直矣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又上蜀府启》:“窃念平生野性踈直,为文亦多激切,少温婉之韵。”《明史·文苑传四·焦竑》:“ 竑 既负重名,性復疎直,时事有不可,輒形之言论。” 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七篇:“﹝ 鼂错 、 贾谊 ﹞为文皆疏直激切,尽所欲言。” 亦作“疎直”。亦作“踈直”。上疏直陈。 明 何良俊 《四友斋丛说·史三》:“京官三品以上擅自抄札,内外恟恟。 商公 疏直十罪以闻,上不省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