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榘的《木兰花慢(次韵孙霁窗赋牡丹)》 全文: 渐稠红飞尽,早秾绿、遍林梢。 正池馆轻寒,杨花飘絮,草色萦袍。 天香夜浮院宇,看亭亭、雨槛渍春膏。 趁取芳时胜赏,莫将年少轻抛。 鞭鞘。 驱放马蹄高。 世事一秋毫。 便飞书倥偬,运筹闲暇,何害推敲。 花前效颦著句,悄干镆、侧畔奏铅刀。 何日重携樽酒,浮瓯细剪香苞。
  参考注释效颦 即“东施效颦”的寓言故事。出于《庄子·天运》:“西施(即西子)病心(心口疼)而膑(同“颦”,皱眉)其里,其里之丑,人见而美之(以之为美),归亦捧心(用手按住心口),而膑其里。”后人称故事中的丑人为东施。将机械模仿者叫做“东施效颦”或“效颦”  干镆亦作“ 干莫 ”。古代名剑“干将”、“莫邪”的并称。亦泛指利剑。 唐  张九龄 《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府君墓志》:“挥干鏌之锋,截无不断。” 宋  王禹偁 《酬种放徵君》诗:“褒我尘埃韵,铅刀化干鏌。” 明  徐芳 《城门高》诗:“直取龙津为窟宅,干莫夙驾蚪螭驂。” 清  林则徐 《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社图卷》诗:“连璧 潘郎 最年少,豪端光燄腾干莫。”参见“ 干将 ”。 侧畔旁边。 唐  刘禹锡 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诗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《元典章·户部九·道路栽植榆柳槐树》:“自 大都 随路州县城郭周围,并河渠两岸急递舖道店侧畔,各随地宜,官民栽植榆柳槐树。” 明  刘基 《玉烛新梦归》词:“楼臺侧畔,记向日新栽花柳。” 铅刀铅制的刀。铅质软,作刀不锐,故比喻无用的人和物。 汉  贾谊 《吊屈原赋》:“莫邪为钝兮,铅刀为銛。” 汉  王粲 《从军诗》之四:“虽无铅刀用,庶几奋薄身。” 唐  杨乘 《甲子岁书事》诗:“腐儒一铅刀,投笔时感激。” 明  唐寅 《上吴天官书》:“駑马效其驰驱,铅刀礪其銛鍔。” 赵朴初 《周总理挽诗》:“我惭駑駘姿,期效铅刀用。”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