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《更漏子(余甘汤)》 全文: 庵摩勒,西土果。 霜后明珠颗颗。 凭玉兔,捣香尘。 称为席上珍。 号余甘,争奈苦。 临上马时分付。 管回味,却思量。 忠言君试尝。
参考注释余甘(1).馀留香甜滋味。 唐 杜甫 《军中醉饮寄沉八刘叟》诗:“酒渴爱江清,餘甘漱晚汀。” (2).指馀甘子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馀甘》:“《异物志》曰:餘甘大小如弹丸,视之理如定陶瓜。初入口苦涩,咽之口中,乃更甜美足味。盐蒸之尤美。可多食。” 清 何焯 《义门读书记·文选赋》:“餘甘,实小核大,不至 吴中 。余辛巳夏始获尝其盐渍者。 柳子厚 与檳榔并言之。问之 闽 人,亦不敢多食也。”参见“ 餘甘子 ”。 争奈怎奈;无奈。 唐 顾况 《从军行》之一:“风寒欲砭肌,争奈裘袄轻?” 宋 张先 《百媚娘》词:“乐事也知存后会,争奈眼前心里?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春光在眼前,争奈玉人不见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四回:“争奈他自己不争气,终日在公馆里,同那些底下人鬼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