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圣朝方用敢言者,次第应须旧谏臣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寄杨八寿州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圣朝封建时代称本朝 圣朝赦罪责功,弃瑕录用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言者指谏官。 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二:“ 仁宗 以微物赐僧,尚畏言者,此所以致太平也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鸿庆铭墓》:“余在故府时,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,言者摘其事,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,即日罢去。” 清 戴名世 《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》:“及言者纷起,司马罢去,詔君就司寇狱;时君已病閲数月矣!” 次第依一定顺序,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——杜牧《过华清宫绝句(之一)》 次第花开 应须(1).应当;应该。 唐 杜甫 《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》:“尤工远势古莫比,咫尺应须论万里。” 宋 张孝祥 《念奴娇》词:“人物应须天上去,一日君恩三接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你既明白这个道理,应须知道好即是坏,坏即是好,同那月球的明暗,是一个道理。” (2).一应所需。《资治通鉴·唐肃宗至德元载》:“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,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……应须士马、甲仗、粮赐等,并於当路自供。” 谏臣(1).直言规劝之臣。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有纵君而无諫臣,有冒上而无忠下,君臣上下,各饜其私。”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鲁季敬姜》:“ 桓公 坐友三人,諫臣五人,日举过者三十人,故能成伯业。” (2).掌谏诤的官员。 唐 柳宗元 《驳复仇议》:“当时諫臣 陈子昂 建议诛之而旌其閭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国朝諫臣,首数 彭鹏 、 郭琇 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