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《酬王衮臣朝奉见赠》 全文:吾闻终南山,郁茀参斗牛。
 其下多贤豪,学术贯九流。
 公生实异禀,气夺河汉秋。
 妙龄升广文,岐嶷压上游。
 登科三十年,仕宦真悠悠。
 功名信有命,富贵岂力求。
 迩来居海上,未解钟仪囚。
 高怀素闻道,对客忘咿嚘。
 相欢固倾倒,不可即掉头。
 今我来自东,邂逅欣绸缪。
 新诗激谬懦,词力劲且遒。
 恍如开武库,左右森戈矛。
 便当偃旗鼓,罢战为良谋。
 与公从逍遥,放浪追子休。
 
 参考注释高怀大志;高尚的胸怀。 南朝  梁  荀济 《赠阴梁州》诗:“徒然怀伏剑,终无报国士。高怀不可忘,剑意何能已。” 唐  杜甫 《赠郑十八贲》诗:“高怀见物理,识者安肯哂。” 清  李渔 《蜃中楼·耳卜》:“咄咄晨昏,叹高怀莫副。” 闻道(1).领会某种道理。《论语·里仁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 唐  韩愈 《师说》: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” 明  李贽 《卓吾论略》:“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,虽万里可也。” (2).听说。 唐  杜甫 《秋兴》诗之四:“闻道 长安 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胜悲。” 元  秦简夫 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。” 李木庵 《东山吟》:“闻道时危党錮急,伤心不许问家国。” 咿嚘(1).象声词。形容人叹息、呻吟或吟咏声。 唐  韩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》诗:“亲逢道边死,佇立久咿嚘。” 清 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丐仙》:“痂渐脱落,似能步履,顾假咿嚘作呻楚状。” 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·学校总论》:“自餘一二佔毕咿嚘以从事於‘四书’‘五经’者,彼其用心,则为考试之题目耳。” (2).象声词。鸡鸣声。 唐  柳宗元 《吊屈原文》:“牝鸡咿嚘兮,孤雄束咮。” (3).象声词。不清晰的人语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