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补之的《洞仙歌(留春)》 全文: 花恨月恼。 更夏有凉风,冬轩雪皎。 闲事不关心,算四时皆好。 从来又说,春台登览,人意多同,常是惜、春过了。 须痛饮,莫放欢情草草。 年少。 尚忆瑶阶,得隽寻芳,骖驔东城,适见垂鞭,酕醄南陌,又逢低帽。 莺花荡眼,功名满意,无限嬉游,荣华事、如梦杳。 伤富贵浮云,曾萦怀抱。 为春醉倒。 愿花更好。 春休老。 开口笑。 占醉乡、莫教人到。
参考注释从来 向来,一向——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,表示动作、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春台(1).春日登眺览胜之处。《老子》:“荒兮其未央,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登春臺。” 唐 贾岛 《送刘式洛中觐省》诗:“晴峯三十六,侍立上春臺。” 郭沫若 《水调歌头·喜雪》词:“驱旱魃,除虫害,登春臺。” (2).饭桌。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只见灶边破漆春臺,只有些灰尘在面上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管家捧上酒饭,鸡、鱼、鸭、肉,堆满春臺。” (3).礼部的别称。 登览登高揽胜。《晋书·江逌传》:“宜养以玄虚,守以无为,登览不以臺观,游豫不以苑沼。”《新唐书·后妃传下·懿安郭太后》:“后尝幸 驪山 ,登览裴回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水龙吟·过南剑双溪楼》词:“千年兴亡,百年悲笑,一时登览。” 清 王晫 《今世说·文学》:“ 周櫟园 少时,日则游行登览。” 人意 人的意愿、情绪 不满人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