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《送润上人归宛陵》 全文:我昔游宣城,稚节等雏凤。
 稍知风物奇,未解入嘲弄。
 歘尔鬓负霜,岁月杂机综。
 唯有谢公亭,颇复到清梦。
 上人宛陵秀,禅馀喜吟讽。
 胸中淡无畦,妙觉自能种。
 偶随欧峰云,悠然入茅栋。
 谈间无俗调,不应亭午供。
 谁云佳少年,意气极庄重。
 别我归故山,索我赠言送。
 邻邦古法窟,老衲妙擒纵。
 伽黎宴湖海,名字走梁宋。
 吾其从之游,射隼期必中。
 勿学汉阴人,终年徒抱瓮。
 
 参考注释胸中心中。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胸中正,则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,内度其士卒贤不肖,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。” 明  王守仁 《泛海》诗:“险夷原不滞胸中,何异浮云过太空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脸上一团正气,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。” 妙觉佛家语。谓佛果的无上正觉。《三藏法教》:“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,不可思议,故名妙觉性。” 唐  李邕 《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》:“妙觉常圆,什门上首。” 清  龚自珍 《法性即佛性论》:“法名不觉本无性,佛名妙觉觉法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