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的《送刑部韩员外同年致仕归华山》 全文: 抗表辞乌府,归山鬓未秋。 朝簪还獬豸,尘世谢蜉蝣。 拂袖人生事,县车帝命优。 名光新日历,官占好词头。 应宿郎曹美,寻仙物景幽。 绣衣移蕙带,骢马换耕牛。 对枕莲峰翠,当门瀑布流。 妻闲栽药草,儿戏杂猿猴。 买竹凭牙板,疏泉湿鹿裘。 四推离督责,三院肯淹留。 接武陶贞白,差肩许远游。 十洲如得侣,万户任封侯。 脱酒因君去,龙锺使我羞。 迁莺情最洽,化鹤术难求。 掌诰无文彩,谋身足悔尤。 紫垣频忝窃,白发合归休。 应琏叨三入,张衡志四愁。 亦期婚嫁毕,攘袂逐浮丘。
名句书法欣赏 买竹凭牙板,疏泉湿鹿裘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牙板亦作“ 牙版 ”。象牙或木制的拍板。歌时击之为节拍。 宋 钱易 《南部新书》卷九:“ 临安 出纸,纸径短色黄,状如牙版。” 宋 刘克庄 《满江红·寿汤侍郎》词:“牙板唱,花裀舞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次韵游长干寺》之二:“细歌《金缕》鸣牙板,新酒檀槽出玉浆。” 鹿裘鹿皮做的大衣。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鹿裘衡、长、袪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鹿裘者,亦小祥后也,为冬时吉凶衣,里皆有裘。吉时则贵贱有异,丧时则同用大鹿皮为之,鹿色近白,与丧相宜也。”《列子·天瑞》:“ 孔子 游於 太山 ,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,鹿裘带索,鼓琴而歌。” 唐 黄滔 《寄少常卢同年》诗:“官拜少常休,青緺换鹿裘。” 明 唐寅 《焦山》诗:“鹿裘高士帝王师,井灶犹存旧隐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