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以无相故,释诸缠缚,一切众生,得大解脱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岳珂的《米元章书山谷大悲灯赞帖赞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无相(1).无人扶助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《归妹》之《睽》,犹无相也。” 杜预 注:“《归妹》,女嫁之卦;《睽》,乖离之象,故曰无相。相,助也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相,息亮反。”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:“治国而无礼,譬犹瞽之无相与!” 孔颖达 疏:“相,谓扶相。” (2).佛教语。与“有相”相对。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》:“神心鉴无相,仁化育有为。” 唐 姚合 《过钦上人院》诗:“有相无相身,惟师説始真。” (3).没有福相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九:“父母无相,惟生六女,无有一男。” 缠缚缠绕束缚。 宋 苏辙 《次韵子瞻病中赠提刑段绎》:“宦游少娱乐,缠缚苦文案。” 明 唐顺之 《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》:“我生苦缠缚,雅志在泉石。” 沉从文 《灯》:“我曾经和那些东西太相熟,因为都市生活的缠缚,又太和那些世界离远了。” 一切众生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二七:“如佛所説,无足二足四足多足,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,一切众生中佛最第一。”《法华经·譬喻品》:“ 如来 亦復如是,为一切众生之父。” 元 无名氏 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誓欲剿除天下妖邪鬼怪,救度一切众生。” 解脱(1) 佛教指脱离苦恼,自在无碍 果解脱否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 (2) 甩掉;脱身 诸事纷扰,使他无以解脱 (3) 开脱 为人解脱罪责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