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抄 |
释义 | 抄拼音:chāo 抄古汉语字典解释
①〈动词〉叉取。李白《大猎赋》:“抄獑猢,揽貊(豸国)。” ②〈动词〉掠夺。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:“时匈奴数抄郡界,边境苦之。” ③〈动词〉从侧面或近路过去。 ④〈动词〉用匙取物。韩愈《赠刘师服》诗:“匙抄烂饭稳送之,合口软嚼如牛呞。” ⑤〈动词〉誊写,抄录。《晋书·纪瞻传》:“好读书,或手自抄写。” ⑥〈量词〉古代十撮为一抄。《孙子算经》:“十撮为一抄,十抄为一勺,十勺为一合,十合为一升。” 【抄暴】劫掠滋扰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而匈奴转盛,抄日增。” 【抄撮】1.摘录,摘抄。2.超拔。3.微细。《刘子·从化》:“钧石虽平,不能无抄之较。” 【抄掇】摘录。《新唐书·儒学传下》:“魏孙炎始因旧书擿类相比,有如抄,诸儒共非之。” 【抄夺】抢劫。《南齐书·张敬儿传》:“百姓既相抄。” 【抄掠】抢劫,掠取财物。《魏书·太祖记》:“抄诸郡。” |
随便看 |
文言文字典包含3887条古汉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古汉字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古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