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曾 |
释义 | 曾拼音:céng 曾古汉语字典解释
①〈副词〉曾经。《陈情表》:“臣侍汤药,未曾废离。”《琵琶行》: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。”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往。” ②〈形容词〉通“层”。重叠的。陆机《园葵》:“曾云无温液,严霜有疑威。” zēng ①〈名词〉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。如“曾祖”、“曾孙”。《治平篇》:“是高、曾时为一户者,至曾、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。” ②〈动词〉通“增”。增加。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 ③〈副词〉竟然;连……都;甚至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?”《兰亭集序》:“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曾不知老之将至。” ④〈副词〉乃;又。《登楼赋》:“虽信美而非吾土兮,曾何足以少留。”(少:暂时,稍微。) 【曾累】层层积累。 【曾阴】重叠的阴云。 【曾臣】犹末臣,古代诸侯对天子自称的谦词。 【曾翁】称别人的曾祖父。 |
随便看 |
文言文字典包含3887条古汉语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古汉字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古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